文學·文人·揚雄
漢賦的代表作家,與司馬相如并稱 “揚馬”。字子云,蜀郡成都 (今屬四川) 人。揚雄少時好學,博覽群書,但不為章句之學。口吃,不善言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漢書》 本傳說他 “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頗有賢者風度。他讀屈原的 《離騷》,未嘗不垂涕,但又認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自沉汨羅,于是作 《反離騷》。揚雄早年酷愛辭賦,尤其仰慕以辭賦名家的同鄉司馬相如,甚至模仿他的作品。后來,他被推薦給漢成帝,漢成帝就讓他做了文學侍從。這時,他已四十多歲。揚雄寫了 《甘泉賦》、《長楊賦》、《羽獵賦》等作品,其內容為鋪寫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獵之盛,結尾兼寓諷諫之意。揚雄的辭賦在當時頗負盛名,但他卻認為這是 “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他覺得辭賦即使 “曲終奏雅”,也難免 “勸百諷一”,而辭賦家討帝王的歡心,頗似俳優之徒,與古代詩人不能相提并論。于是他不再作賦,而去埋頭寫《太玄》 (仿 《易經》)、《法言》(仿《論語》) 等當世人并不感興趣的論著,甚至去編 《方言》 一類的字書,以求成名于后世。他淡薄名利,當初與他同列的王莽、劉歆后來都飛黃騰達,他卻歷成帝、哀帝、平帝三世不徙官。王莽代漢后,許多人都獲得封爵,揚雄卻依然如故。王莽當初以劉歆、甄豐等人所獻 “符命” (偽造的天書) 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漢家天下。即位以后,他想使此事更神秘,便不讓下面人再獻什么“符命”。但劉歆的兒子劉棻不聽,又獻上 “符命”,王莽將其逮捕審訊,下令凡是有牽連的人,立即加以逮捕,不用奏請。當時,揚雄正在天祿閣 (皇家圖書館) 校書,看見治獄使者來,恐不能自免,便跳樓自殺,未死。王莽聽說,覺得奇怪: “揚雄從來不問世事,為何卷到這中間來?” 派人去問,原來劉棻曾經向揚雄學作奇字,揚雄本不知他獻 “符命” 之事。揚雄被釋放出獄,但洛陽人卻編了順口溜來諷刺他: “惟寂寞,自投閣; 爰清靜,作符命。”后來,他被王莽召為大夫,并因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 《劇秦美新》而為后代正統士大夫所詬病。揚雄的學術著作 《太玄》 和 《法言》,當時并不被人理解,劉歆甚至開玩笑說: “你的書,誰讀得懂?恐怕后人只有拿來蓋醬壇子。” 只有桓譚以為絕倫,斷定必傳于后世。
上一篇:經濟學·制度·戶籍
下一篇:文學·文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