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體裁·野史
古代私家所撰雜史的別稱。“野史” 是一種習稱,并非目錄學上的標準分類,所以在古代目錄書的 “史部” 中找不到“野史” 一類。通常所說的 “野史”,是相對官方欽定的 “正史”而言,泛指文人私家撰述的有關歷史掌故的文字,即 “雜史” 中的筆記、史傳、雜錄等。“野史”所記,多為作者耳聞目睹或道聽途說的逸聞趣事,因為不代表官方意見,故忌諱較少,如明清兩代的 “文字獄”,我們就主要是從“野史” 的記載中了解其真情實況。又因為 “正史” 或 “別史”主要是記載名流和大事,關于官場宮闈的秘聞、社會生活的細節、風土人情的變遷,以及形形色色的悲劇等等,我們就只能在 “野史” 中讀到。魯迅非常看重 “野史”,甚至認為,要真正了解中國的歷史,必須讀歷代的 “野史”,而不能完全聽信 “正史”。事實上,魯迅對中國社會和歷史的深刻認識,就得益于他對歷代 “野史” 的泛觀博覽。如果說 “正史”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那么 “野史” 就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學問。當然,“野史” 并非都是信史,傳信傳疑,有時甚至近于“小說家言”,故又有 “稗官野史”之稱。簡而言之,“野史” 的價值,是在 “正史” 之外給后代讀者提供了認識歷史的另一種角度。
上一篇:禮俗學·節日·重陽
下一篇:宗教學·佛教·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