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物·蘇武
字子卿,陜西京兆(今西安東南)人。他生于漢朝的官宦之家,是平陵侯蘇健的二兒子。蘇武少年時因父親有功而做官,先為皇帝的侍從,后來逐漸升遷為中廄監,掌管栘園中的鞍馬鷹犬及射獵用具。西漢初年,匈奴不斷出兵侵擾和掠奪北部邊郡。漢武帝繼位后開始連續抗擊匈奴,并派使者出使匈奴,但匈奴先后扣留了十多批漢朝使者。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單于剛剛即位,深怕漢朝派兵襲擊,于是把從前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人全部送回漢朝,并稱漢武帝是他的長輩,以示友好。漢武帝對此深表贊許,便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漢天子節去送還被扣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同時贈送豐厚的禮物給單于,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隨員常惠等,帶領士卒、偵察人員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匈奴,把禮物贈送給單于。
匈奴正要派出使臣送回蘇武等人,這時正趕上一位匈奴親王和長水(地名)人虞常等在匈奴國內謀反,他們同漢地長大的匈奴人衛律所率領的投降者暗中謀劃想劫走單于的母親閼氏回漢朝去。虞常在漢朝時曾經和副中郎將張勝要好,他私下拜訪張勝,請求射死衛律,以解漢朝天子對衛律之恨,同時希望母親和弟弟在漢朝受到賞賜。張勝答應了他的要求。一個多月后,虞常等七十多人趁單于打獵時起事,結果失敗,虞常被活捉。單于命衛律審理此事,張勝得知,怕把從前和虞常講過的話暴露出來,于是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知道一定會牽連到自己,為了不受匈奴的凌辱而愧對國家,他想先自殺,被張勝、常惠阻止。果然,虞常的事牽連到張勝,單于大怒,欲殺死蘇武等人,這時有人建議說與其殺死,不如叫他們投降。于是單于又命衛律審問蘇武,蘇武對常惠等人說:“如果失掉了使臣的氣節,有辱了使命,雖然活下來,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漢朝!”說完拔出佩刀刺向自己。單于欣賞他的壯烈,白天黑夜派人看護蘇武,而把張勝監禁起來。蘇武的傷稍稍好轉,單于便告知蘇武,要一同審問虞常,以借機迫使他投降。當虞常被當場殺死后,衛律再次勸降,張勝表示同意降匈奴。衛律又舉劍欲砍蘇武,但蘇武不動聲色。這時衛律說道:“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降匈奴,有幸蒙受恩惠而稱王,擁有兵眾奴仆好幾萬,馬和家畜滿山都是,何等富貴。你如果今天投降,明天也會如此,如果白白用身體肥沃了草原的荒野,又有誰能知道?”蘇武不應,衛律再次勸說,得到的只是蘇武的一陣痛罵。衛律見不能使蘇武屈服,就把經過稟告了單于。單于更加想使蘇武投降,于是就把他囚禁在大窖中,斷絕其飲食。這時正趕上天降大雪,蘇武就吃雪吞咽氈毛以充饑渴。很多天也沒死,匈奴認為有神靈保護蘇武,就把他遷到北海荒蕪之地牧公羊,并說等公羊產奶才放他回去。
蘇武到了北海之后,官府供應的糧食還沒有送到,他只好掘野鼠和儲存草籽充饑。他每天拄著漢使的節仗去放羊,節仗上的旄牛尾都已脫落盡了,就這樣大約過了十年。后來,單于派已降了匈奴的漢朝皇帝侍從官李陵到北海上勸說蘇武,李陵費盡口舌,可蘇武仍不為所動,他說:“我們父子都沒有功德,都為皇帝陛下所栽培,職位在諸將之列,爵位與侯爵相等,我們兄弟與皇帝身邊的臣下,都以身許國,不惜肝腦涂地為國獻身。現在我能犧牲自身以效忠國家,雖然遭受斧鉞湯鑊各種極刑,也心甘情愿。臣對待君就像子對待父親一樣,子為父死而無所恨,請你不要再說了。”李陵看出蘇武決心已定,就嘆息說:“咳!真是義士!我李陵和衛律的罪過,比天還大。”他淚濕衣襟,告別了蘇武。后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區脫(匈奴邊界地區守衛官員)捉到云中郡的漢朝俘虜,他們說從太守以下的官吏和百姓都穿白色衣服,說是皇帝(漢武帝)死了。”蘇武聽到后向南號哭,口吐鮮血,以后早晚進行哭吊。幾個月之后,漢昭帝即位。又過了幾年,漢朝與匈奴和親,漢朝要求把蘇武等人放回去。匈奴謊說蘇武已死。后來漢使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和他一起去見漢使,常惠見到漢使后詳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叫使者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射獵,射到了一只雁,這只雁腳上拴著一封用帛寫的信,信上說蘇武等人在某某湖上。漢使于是照常惠所言責問單于,單于只好承認。蘇武在元始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回到了京城長安,同回漢朝的共有9個人。蘇武留在匈奴共有19年,壯年時出使,等歸來時已須發皆白,班固稱贊蘇武說:“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上一篇:傳統美德·艱苦創業
下一篇:古代教育·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