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黼黻
【出典】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睍x·杜預(yù)注:“以文章明貴賤?!薄侗饼R書》卷四五《文苑傳序》:“然文之所起,情發(fā)于中?!瓝ろ腠暧谏?,問珪璋于先覺?!眳⒁姟熬旁逡妥帧睏l。
【釋義】 黼黻是古代禮服上繡的花紋。后也喻稱文章辭藻的華美。
【例句】 ①嫁得黔婁,苦耽書史。文字流傳曾貴紙。便同黼黻,何似實頭龜紫。(程大昌《感皇恩·代妹答》1527)這是說妹婿好學(xué),文字華美有如黼黻,但究不如實際金龜紫服的榮耀。②德彌高、源流孔孟;才迥出、黼黻卿云。(盧炳《多麗·壽邵郎中》2168)這是稱頌壽主道德淵源于孔孟,才華出眾,文章如黼黻和彩云。
上一篇:典故《飯顆山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供奉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