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虞世南
初唐杰出書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性沉靜寡歡,于學問之事,兢兢業業。少年時和兄長世基同學于吳郡顧野王,歷經十余年,殫思竭慮,精益求精。后由徐陵有名。又從同郡沙門智永學書,盡得右軍筆法,由是名噪一時。初仕陳、隋,終入唐,太宗引為秦王府參軍。貞觀七年授秘書監,封永興縣子,八年進封縣公。故后人亦稱虞秘監或虞永興。太宗嘗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辭,五曰書翰。有一于此,是為名臣,而世南兼之。”謚曰父懿。
其書用筆圓而結體方,外柔而內剛,鋒芒內斂而氣宇軒昂,無一絲雕飾之痕,別開生面,人謂之得王獻之規范。和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唐李嗣真《書后品》列其書為上之下品,評云:“蕭散灑落,真草惟命,如羅綺嬌春,鹓鴻戲沼,故當(蕭)子云之上。”唐竇蒙《述出賦·下》云:“永興超出,下筆如神。不落疏慢,無慚世珍。”世南嘗自謂:“余嘗夢吞筆,又夢張芝指授筆法,方悟作書之道。”這當然有些離奇。他的書法源于勤學,即使臥時,亦于被中畫腹習字,其勤奮如此。他講究書法之神韻,曾云:“故知書道玄妙,必資神道,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明項穆《書法雅言·正奇》云:“世南傳之智永,內含剛柔,立意沈粹。及其行草,遒媚不凡,然其筋力稍覺寬骳矣。”清梁《評書帖》謂其書“骨力遒勁,而溫潤圓渾”。
傳世書跡有石刻《孔子廟堂碑》、《破邪論》、《昭仁寺碑》及行書《積年帖》、《借乳缽帖》、《枕臥帖》、《蔬會帖》、《翰墨帖》、《賢士帖》、《汝南公主墓誌銘藁》、草書《論道帖》、《關內帖》、《前書帖》、《臨張芝平復帖》等。著有《書旨述》、《觀學篇》、《筆髓論》。其《筆髓論》兼論字體、執筆法及行、草、真各體筆法等。編有《北堂書抄》一百六十卷。《舊唐書》卷七十二、《新唐書》卷一百二皆有傳。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董子
下一篇:圖書編輯出版·蝴蝶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