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填詞必須按詞譜,我們現在所依據的是清代學者王奕清整理的《欽定詞譜》。另外還有一本詞譜叫《白香詞譜》,《白香詞譜》是清朝嘉慶年間靖安人舒夢蘭編選,詞譜選錄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詞作共一百篇,凡一百調。這些調式都是較為通用的,小令、中調、長調均有。為便于初學者使用,每調還詳細列注平仄韻讀,成為真正的詞譜。《白香詞譜》同時又是一本簡明詞選。所選的詞都是比較著名的或者藝術性較高的,好些是歷久傳誦不衰的名作。它兼收并蓄,不屬一家,既收婉約,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選本,也是一本較佳的詞學入門讀物。
填詞為什么要依照詞譜填詞呢?若不遵循其規范,寫出的長短句僅是韻文,而并非某調之詞。詞調之聲韻規范都是眾多詞人的經驗總結,它確實不可隨意改動。如李煜《浪淘沙》的起二句: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
把酒祝東風,此恨無窮。
⊙●●○○,⊙●○○。
這兩句讀起來音節響亮和諧,若將每句句末兩字改為仄聲,其韻味便大不相同了。若不以詞譜填詞,只能稱為自度曲。
初學者先選擇易填寫的小令,用一詞調多填幾次,熟悉后再用其他詞調。在有了一定經驗時,可試用聲律較寬的常用長調進行練習。總之掌握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長期堅持,比較琢磨,經過一段時間便可掌握這一精美的古典藝術形式了。
下面從文學的角度來談作詞方法,簡略介紹一般的程序:
(1)立意。主體的感受,適合詞體表達者,將它化為情緒。最好選取生活中的特定場景,僅表現一點最優美的情緒,最深刻的印象,最真實的感覺。唐杜甫《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也就是說,詞的立意最好與眾不同。
(2)選調。考慮所達之意與某詞調之聲情的吻合,而且要考慮內容的分量,看適合小令、中調或長調。至于如何選調,我們在前文中詳細講過。
(3)擇韻。各韻緣有特殊的表情作用。這須作者參考名篇,細心玩味,總結經驗,首先考慮用平聲韻或仄聲韻,然后再考慮用哪個韻部。初學者最好選擇寬韻,即該部所收韻字較多的,避免選擇窄韻,即該韻所收韻字較少的。當然最好選擇你所熟悉的韻部。
(4)布局。小令單調,因篇幅短小,不須考慮布局,填寫雙調應大致確定上片與下片主要表現什么,如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憶舊,下描述現實等。
(5)句法。詞的句法比詩富于變化,表現力亦增強,如辛棄疾《水龍吟》:“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本句意義聯貫而下,在詞中是很長的句子,但卻是頓挫鮮明,鏗鏘有力。這從現代漢語語法的觀點來看,它是一個很完整的句子,有定語、主語和謂語,其表達的思想是很豐富的。一般說來詞的句意是以韻為單位的,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作詞時一般當以一韻或兩韻來考慮表達一個意思,而它是相對完整的。在這一韻里,它由一個或數個意象組成,由數個意象合成一個意群。一首詞就是由若干意群組成的。
(6)虛字。將意象或意群粘連起來的是虛字,如任、看、正、等、乍、怕、總、愛、奈、以、但、料、更、算、見、悵……它們或作領字或表示詞意轉折。詞中善用虛字,可使意脈貫串,詞意空靈,搖曳多姿。例如柳永的《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本詞中使用了對、漸、嘆、想等虛字,體現了謹嚴的章法,成為典范之作。
(7)對偶。詞中用對偶之處,詞譜未作說明。作者須參考詞譜所錄范作,注意辨識對偶之處。凡宜用對偶之句,遵照一般對仗規則即可。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最早論述對仗的著作,提出“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王力說:“律詩在原則上是以平對仄,以仄對平,詞則不拘”。王力還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不限定平仄相對。在律詩的對仗里,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第二第四及第六字是必須以平對仄,以仄對平。在詞的對仗里則不然,非但普通的第二字第四字不必平仄相對,甚至對仗的句腳也可以俱仄或俱平”。而在詞中對偶句不論平仄的例子很多,例如劉過的《醉太平》:“情高意真;眉長鬢青。”賀鑄的《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黃庭堅的《千秋歲》:“齊歌云繞扇;趙舞風回帶。”。這其中的對仗均沒有平仄相間或相粘。又如蕭泰來的《滿江紅》:“書底青瞳如月樣;鏡中黑鬢無霜處。”還有侯寘《滿江紅》:“風入戶,香穿箔;花似舊,人非昨。”這其中的對仗上下聯四小句末字皆仄聲。
上一篇:填詞如何對上下片進行布局
下一篇:初學者如何提高對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