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王維
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于盛唐開元中進士,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等職。天寶十五年(756)安史之亂,兩京淪陷,被脅任給事中。亂平后獲罪降職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無心仕宦,隱居于藍田輞川別墅,篤信佛理,過悠閑田園生活終老。他在詩歌中表現恬淡寧靜的山水景物,清新明麗,最被后世稱譽。與李白、杜甫、孟浩然并稱“盛唐四杰”,有《王右丞集》。才藝廣博,賦詩、作畫,兼通音律。擅畫山水、花鳥、人物、佛教題材,山水尤精,會青綠山水,更長于水墨山水。唐人評其山水畫“筆綜措思,參與造化”、“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其畫吸收眾家妙,“斂吳生(道子)之鋒,洗李氏(思訓、昭道)之習”而風致標格特出。通于墨法,張彥遠最早提及他的“破墨山水,筆跡勁爽”,這種以水滲透墨彩來渲淡(破墨)的新技法,打破了青綠重色和線條鉤勒的束縛,更適應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其寫雪景山水則“體物精微”、“幽深之致”,清王原祁評“唐以前但取形似而已,氣韻生動自摩詰開之”。善將詩情融于畫意,作品體現了詩歌和音樂的意趣,具高清秀潤純靜的藝術境界。北宋蘇軾跋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其畫對后世影響甚大,明董其昌推之為“南宗之祖”,認為“文人之畫,始王右丞始”。畫跡有《青楓樹圖》、《孟浩然馬上吟詩圖》,著錄于《唐朝名畫錄》;《太上像》、《山莊圖》、《雪山圖》等一百二十六件,著錄于《宣和畫譜》。曾舍藍田住宅為清源寺,于寺內畫《輞川圖》筆力雄壯,山谷重疊,云水飛動,表現了藍田景色之美。傳世作品有《雪溪圖》絹本、墨筆畫,坡石有漬染似無鉤皴,宋趙佶題,錄于《中國名畫寶鑒》;《伏生授經圖》絹本、設色,漢伏生像清癯蒼老,筆法清勁,宋趙構題,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傳有畫論《山水訣》一篇。
上一篇:繪畫·王冕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