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千里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作。長卷,絹本,大青綠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描繪祖國千里山河壯麗雄偉、燦爛輝煌的景色,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杰作。內容大致可分六段,以水面、游船、橋梁、沙渚等銜接呼應。卷首寫峰巒岡阜與遼闊水面深幽寧靜的景致;第二段以山景為主,山徑盤曲,瀑布濺瀉,有一虹橋橫跨江面;第三段山巒由險峻轉為平緩,江岸綠田阡陌、村舍林立,漁舟貨船舶于港灣,顯現熱鬧的生活場景;第四段山勢又漸高峻,水面游蕩各種舟船,中間橫跨山溪的攔水壩上建有一座水磨房;第五段寫郁茂繁華的江南水鄉風光,江面坦蕩澄澈,有輕舟蕩漾,漁人岸邊撒網,士子亭閣賞景,近巒秀麗、遠山逶迤;卷尾以平遠的近景與險峻的中景作結。全卷著重描寫千里江山雄渾壯闊氣勢,起伏連綿的雄偉山巒與水天一色的浩淼江河,壯奇秀麗;其間安排有豐富的生活場景,如水村野市、樓閣亭榭、泛船游艇、長橋磨房等等,并以眾多的人物活動,如捕魚、駛船、幽居、觀景等,令畫面真實自然,富有生活氣息,體現了北宋時代山水畫創作的宗旨及審美觀點。
全圖結構嚴密緊湊又疏落有致,每段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渾然一體,其間高遠、深遠、平遠景色交替安排,相互穿插,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筆墨上采用傳統勾勒法,用筆精細,浩翰的河水以細線一一勾出波紋;樹上花葉及翱翔的飛鳥,用墨色細致地點出形狀、動態;人物雖細小如豆,但情態傳達均恰到好處;屋宇、橋梁、舟船也精細地畫出不同結構,敷色以濃重鮮艷的青綠為主,同時以赭色渲染山腳、天色,人物多用粉白、玉色,物體多用粉黃色,產生了光彩奪目的強烈效果。本圖無款,后紙隔水黃綾上有蔡京題跋。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上一篇:音樂戲曲·十面埋伏
下一篇:音樂戲曲·單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