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歷法·新儀象法要
宋代元祐七年(1092),科學家蘇頌在制成了水運儀象臺之后,為了介紹這座儀象臺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寫成了《新儀象法要》一書,這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儀器專著之一。全書共有三卷。第一卷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蘇頌所作的“進儀象狀”,主要介紹了水運儀象臺從構思、設計、木模制作到實際鑄造的全過程,并簡介了儀象發(fā)展史,把古代儀象分作三類:銅候儀,單純用于觀測;渾天儀,是自動天象演示儀;渾象,即天球儀,用以描繪周天星官的分布。二是詳細介紹了儀象臺上所用渾儀的結構,配有17幅圖,是現(xiàn)在最詳細、最直觀的一份古代渾儀資料,對零件的名稱、尺寸等也一一做了介紹。第二卷介紹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渾象結構,二是渾象上的星圖,三是四季昏旦中星。從總體到部件,一一繪圖加以說明,第三部分還繪有9幅中星圖。第三卷主要介紹了儀象臺的機械結構與工作原理。總之,這部書為我們了解古代渾儀、渾象、漏刻及自動天象演示儀器的發(fā)展情況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在我國古代天文學史及機械史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文選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