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典籍論·總集·唐詩類選
國朝以來,人多反古,德澤廣被。詩之作者繼出,則有杜、李挺生于時,群才莫得而間; 其亞則昌齡、伯玉、云卿、千運、應物、益、適、建、況、鵠、當、光羲、郊、愈、籍、合十數子,挺然頹波間,得蘇、李、劉、謝之風骨,多為清德之所諷覽,乃能抑退浮偽國流艷之辭宜矣。爰有律體,祖尚清巧,以切語對為工,以絕聲病為能,則有沈、宋、燕公、九齡、嚴、劉、錢、孟、司空曙、李端、二皇甫之流,實繁其數,皆妙于新韻,播名當時,亦可謂守章句之范,不失其正者矣。……始自有唐,迄于近歿,凡一千二百三十二首,分為二十卷,命曰《唐詩類選》。篇題屬興,類之為伍而條貫,不以名位卑崇、年代遠近為意。騷雅綺麗,區別有觀。寧辭披揀之勞,貴及文明之代。(顧陶 《唐詩類選序》)
大中時,顧陶作《唐詩類選》,去取甚嚴。其序云:“刪定之初,如楊牢等十數公,時猶在世; 及稍稍淪謝,一篇一詠,未稱所錄,若續有所得,當列為卷軸,庶無遺恨。” (計有功《唐詩紀事》)
顧陶《唐詩類選》二十卷,其間載杜詩多與今本不同。顧陶,唐大中間人,去杜不遠,所見本必稍真。(曾季貍《艇齋詩話》)
上一篇:唐詩·典籍論·總集·唐詩類苑
下一篇:唐詩·典籍論·總集·唐詩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