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的文獻·清代說唱文學文獻·清代說唱文學文獻的整理編目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便有學者對現存清代說唱文學文獻進行整理編目。一類是“綜合目錄”,一類是“分類目錄”。按編目的性質,又可分為“目錄”和“敘錄”兩種。“敘錄”對收入作品的內容、版本等均作較詳細的介紹,一般“目錄”對入編作品版本等情況介紹詳略不一。已出版和發表的說唱文學目錄很多,后出者大都吸收了前人目錄著錄過的文本,因此本節著重介紹后出的目錄。
(一)綜合目錄
《中國俗曲總目稿》,劉復、李嘉瑞等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2)。本目以著錄該所收藏為主,兼及當時北平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收藏,計編入“俗曲”(主要是各種形式的說唱文學文本)六千余種,按照作品標題的字數和筆畫排列,每曲抄錄開首兩行,并注明版本情況和收藏者。
《北京傳統曲藝總錄》,16卷,傅惜華編(中華書局1962)。本書收流傳于北京地區的除長篇鼓詞(收入《鼓詞總錄》,未出版)、子弟書(另編《子弟書總目》)以外的傳統曲藝作品。卷一至五為“八角鼓”(又分為:岔曲、牌子曲、快書三類),卷六“石派書”,卷七“鼓詞小段”,卷八“蓮花落”,卷九至一六“時調小曲”,分作馬頭調、西調、雜調、雜曲。本書前列《引用書目》16種,包括《中國俗曲總目稿》《蒙古車王府曲本分類目錄》(顧頡剛編)及清百本堂編《子弟書目》《岔趣目錄》《大鼓書單》《馬頭調上趣單》,別夢堂的《子弟書目》《牌子目錄》《各樣快書目錄》《大鼓書目錄》等,另附《采用曲藝總集選集目》47種。除《霓裳續譜》《白雪遺音》外,多為稀見的清代抄本或刻本小曲集,如《曲里梅花》(道光三十年刻本)《百萬句全》(咸豐六年抄本)《西調百種》(乾隆間抄本)等。
《車王府曲本全目及藏本分布》,仇江、張小瑩編(載《車王府曲本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1925年秋,孔德學校購得第一批車王府曲本后,顧頡剛即為之定名并編出 《蒙古車王府曲本分類目錄》①。本目是綜合現存于北京大學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和北京中央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收藏車王府曲本原抄和復抄曲本的全目。用表格的形式,分別注明各家所藏為“原抄本”、“復抄本”及“原抄不存的復抄本”等版本情況。共收“戲曲”993種;“曲藝”(說唱文學),又分作說唱鼓詞(長篇,38種)、子弟書(單唱鼓詞,300種)、大鼓書(6種)、快書(17種)、牌子曲(87種)、岔曲(242種)、蓮花落(27種)、時調小曲(274種),共1017種。戲曲、曲藝合計2010種,是目前最完備的車王府曲本目錄。
《車王府曲本提要》,郭精銳等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本書是中山大學所藏車王府曲本復抄本的內容提要,多為戲曲類(808種),說唱文學僅“子弟書”274種、“鼓詞”7種。
(二)分類目錄
《大鼓書私錄》,3卷,(日)澤田瑞穗編(載《天理大學學報》第34、36、27輯),介紹編者所藏大鼓書。
《子弟書總目》,傅惜華編(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初版,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新一版)。著錄子弟書446種,以篇名首字筆畫數排列,題下注明回數,題解注作者、前人著錄和收藏等情況。
《子弟書之題材來源》,陳錦釗《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上編”(臺灣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77),分別著錄源自小說(《三國》《水滸》《金瓶梅》《西游》《紅樓夢》《聊齋》等)、戲曲(《琵琶記》《幽閨記》《西廂記》和明清傳奇散出、京劇等)、風土人情、吉慶和通俗故事(民間故事)等子弟書文本三百余種,詳細著錄其回數、作者、版本、韻轍、內容等情況,并對《中國俗曲總目稿》《子弟書總目》等著錄子弟書書目的疏漏、錯誤做了訂正。
《彈詞寶卷目》,胡士瑩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本目是在鄭振鐸編《西諦所藏彈詞目錄》①、凌景埏編《彈詞目錄》②的基礎上,又增加錢杏邨(阿英)、譚正璧以及作者等收藏的彈詞,共著錄彈詞二百七十余種,按書名首字筆畫排列,注明版本和收藏者。此后,關德棟《胡氏編著〈彈詞目〉訂補》就《彈詞寶卷目》所著錄的117種彈詞的版本、題簽、卷回、冊數、作者等做了修訂和補充③。本書另著錄寶卷二百余種。
《彈詞敘錄》,譚正璧、譚尋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本書著錄彈詞200種,按書名首字筆畫排列,以介紹彈詞故事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書年代、本事來源以及同題材的其他文學作品。
《彈詞經眼錄》,周良著(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本書正編收蘇州彈詞演唱過的書目,附編收“擬彈詞”。共出書名125種,每種彈詞文本均注明所見版本、故事,并同所見同題材不同版本的彈詞及小說、戲曲、寶卷等作品做比較,共涉及作品238種。
《彈詞總目》,盛志梅《清代彈詞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博士論文)附錄。本目共著錄彈詞534種、版本1700余條,每種版本附載收藏者或著錄篇籍。按,本目誤入一些鼓詞、木魚書及其他唱本,作者仍在修訂中。
《木魚歌、潮州歌敘錄》,譚正璧、譚尋編著(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本書分別著錄木魚書(“南音”和“龍舟”)266種、潮州歌162種,體例與編著者《彈詞敘錄》同。
《寶卷提要》,(日)澤田瑞穗編著(載《增補寶卷の研究》第二部分,日本國書刊行會1975)。共收作者及日本公私收藏寶卷209種,對內容、版本等均作較詳細的介紹
《寶卷綜錄》,李世瑜編著(中華書局1961)。本書著錄國內公私19家收藏寶卷618種、版本1487種,包括前此出版的傅惜華《寶卷總錄》①和胡士瑩《彈詞寶卷目》(見上)著錄的作品。用表格形式分別著“卷名”、“卷數(冊數)”、“年代”、“版本”、“收藏者”、“曾著錄篇籍”、“備考”諸項內容。卷名按《漢語拼音方案》音序制表排列。“同卷異名”的寶卷在“卷名”欄寶卷正名之下列出,同時并按卷名首字音序編入表內相應部位。
《中國寶卷總目》,車錫倫編著(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8;修訂重編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本書修訂重編本共著錄國內、國外公私104家收藏寶卷1585種、版本5000余種。按寶卷卷名首字音序排列,簡單的“題解”說明可考見的寶卷作者、教派、異名、參見等情況; 各種不同的寶卷版本大致按出版、抄寫的年代順序分條著錄,附載收藏者。本書共出寶卷異名一千二百多個,附《寶卷異名索引》供檢索。
注釋
① 載《孔德月刊》第3—4期連載,1926.12.15—1927.1.15。① 載《小說月報》第17卷號外《中國文學研究》,下冊。② 載《東吳學報》,3:3,1935.7。③ 載《曲藝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一版。① 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1951年版。
上一篇:清代文學·清代戲曲·清代的雜劇
下一篇:繪畫與魏晉南北朝文學·繪畫理論與文學理論的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