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內容·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唐代文論
《新唐書·文藝傳序》曾把唐代文章的變化劃分為三個階段:“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句繪章,揣合低印,故王、楊為之伯;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大歷、貞元間,美材輩出。擩嚌道真,涵詠圣涯,于是韓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嚴,抵轢晉魏,上軋漢周,唐之文完然為一王法,此其極也。”①這三個階段,實際上就是唐文由駢而散的變遷過程。唯韓、柳之后,溫庭筠、李商隱、段成式所謂“三十六體”,隸事精切,藻思周密,代表了駢文的復興,并下開宋代四六文。唐代的文章論,也包括駢文論、律賦論及古文理論。
注釋
① 《新唐書》卷二○一,第5725—5726頁。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
下一篇:宋代文學與文學傳統·宋詩與文學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