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李德裕智斷寺僧案
甘露寺眾僧控告主事僧吞沒寺內藏金。謂歷任主事者都將寺內金銀登記在帳冊上,但現在帳簿上徒見空文,不見分文,定是被主事僧吞沒無疑,因此請求李德裕判定其罪。審問時眾口一詞,該僧無從辯解,只得認罪。但德裕思慮再三,覺得其中必有隱情,于是召其面訊。原來該僧受到誣枉,帳冊只是一本空帳,而實際上并無金子。由于該僧性情孤高,所以眾僧便以此為由合力排擠他。德裕知道情由后,便命眾僧分別用泥土捏成藏金模型,用來驗證。眾僧于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承認誣枉好人之罪。馮翊《桂苑叢談》:“髡人乃其實以聞,曰:‘居寺者樂于知事,前后主之者,積年以來,空交分兩文書,其實無金。群眾以某孤立,不雜輩流,欲乘此擠排之。’因流涕不勝其冤。公乃憫而惻之曰:‘此固非難也。’俯仰之間,曰:‘吾得之矣。’乃立召兜子數乘,命關連僧入對事,咸遣坐兜子中,下簾子畢,令門不相對,命取黃泥,各令模前后交付下次金樣,以憑證據。僧既不知形段,竟模不成。公怒,令劾前數輩,皆一一伏罪,其所排者遂獲清雪。”
上一篇:隋唐五代·李商隱娶王氏遭貶抑
下一篇:隋唐五代·李德裕由宦官楊欽義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