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晚唐·羅隱
《唐才子傳》中記載了羅隱這樣一個故事:
羅隱早年家貧,他進京應(yīng)考,路過鐘陵,遇到一個名叫云英的營妓,色藝俱佳。過了十多年,羅隱仍然沒有中試,再過鐘陵的時候,又遇到還在做營妓的云英。云英開玩笑說:“羅秀才還是布衣啊?”羅隱寫了一首詩贈給云英:“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才高,云英色藝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罷了。明代屠中孚說:“若《答云英見誚》及《題新榜》二絕,真堪為之涕落。”(《刻羅江東集序》)
羅隱一連考了十多年都沒有考上,牢騷肯定是有的。晚唐的黑暗是不容諱言的客觀存在,羅隱寫了許多小品文,都是“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他把它們匯集為《讒書》行世,當然引起當政者的不滿,也等于斷絕了自己的仕進之路。
羅隱也是詩人,他的詩,有不少是和《讒書》的思想一致的,也有許多名篇秀句流傳至今,比如《蜂》:
不論平地與山間,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還有著名的《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都說瑞雪兆豐年,就算明年是豐年又如何?老百姓仍然吃不飽穿不暖。更何況現(xiàn)在長安的貧窮之人就多得很,無衣無食,這樣的雪天,如何熬得過?這樣的祥瑞之兆,還是少一點吧。在晚唐詩人中,羅隱詩歌的思想性還是相對較高的。
上一篇:唐詩故事·章臺柳,章臺柳
下一篇:唐詩故事·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