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概說·唐詩的流派·大歷十才子
大歷十才子,是指唐代宗大歷年間(766-779)活躍于詩壇的十位詩人,據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他們是: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他們的經歷和詩歌風格很相似,所以把他們作為一個群體。宋以后有一些異說,像劉長卿、李益、朗士元、皇甫曾、皇甫冉、冷朝陽、李家祐等人,也都被拉入過“十才子”中。
大歷時期,距“安史之亂”的平定不過數年,而許多遺留問題尚未解決,如藩鎮的割據,回紇、吐蕃的入侵等,中央政府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全國的控制權,但唐帝國畢竟是“中興”了。
十才子大多出身低微,官都做得不大,仕途都不太暢達,但文化素養很高,詩寫得很好,堪稱“才子”。尤其是李端、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包括劉長卿、李益等),更算得上是中唐初期比較杰出的詩人,也都有一些佳作傳世。
十才子的詩,反映時事,揭露矛盾的作品不多,但也有少量作品寫得很好,如盧綸的《和張仆射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他們寫得最好的,還是羈旅、贈別、山水等詩。比如:
日落眾山昏,瀟瀟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李端《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江村即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寒食日即事》
十才子的詩,工于煉字煉句,但疏于謀篇煉意。含蓄淡遠而氣象不大,已經沒有了盛唐詩歌的氣象,對中、晚唐詩歌有較大影響。
上一篇:唐詩故事·堂前撲棗任西鄰
下一篇:唐詩故事·好去春風湖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