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中唐·元稹
元稹和白居易的友誼,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他們是同榜進士,貞元十八年(802)同時考中的“書判拔萃科”;第二年,他們一起被授為九品的校書郎;他們年輕時都有很大抱負,進言敢諫,不怕得罪權貴。白居易稱“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贈樊著作》)。他們共同發起“新樂府運動”,都寫了大量的新樂府詩。后來,又都因得罪權貴遭貶謫。他們雖然常常相隔千里,卻息息相關。元稹在聽說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寫了一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真摯的友情溢于言表。在當時,元稹的詩名不下于白居易。據《舊唐書》載,唐穆宗還是太子的時候,他的宮嬪左右都喜歡誦讀元稹的歌詩,宮中稱他為“元才子”。穆宗即位后,荊南監軍崔潭峻回朝,把元稹的《連昌宮詞》等百余首詩進獻給穆宗。穆宗讀后非常高興,當天就升元稹為祠部郎中、知制誥。
元稹和白居易相互酬答唱和的詩,在他們的詩中都占有相當大的部分。
雖然是好朋友,但同是詩人,也不免有爭強好勝之心。白居易在自己的詩集后說:“每恨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李紳)伏歌行?!痹∨c白居易也在暗暗較勁。白居易有《長恨歌》,元稹就寫了《連昌宮詞》;白居易有《琵琶行》,元稹就寫了《琵琶歌》。其水平也只是稍下白居易一等而已。
元稹的詩,情境俱佳的也不少。比如同寫天寶年間宮闈之事,白居易寫了著名的長詩《長恨歌》,元稹寫了同為長詩的《連昌宮詞》外,又寫了一首五絕《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短短二十個字,就把開元、天寶一段盛衰榮辱的歷史概括殆盡。瞿佑《歸田詩話》說:“樂天《長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讀者不厭其長,元稹之《行宮》才四句,讀者不覺其短,文章之妙也?!?/p>
元稹為人稱道的,還有他的情詩。嚴格地說,是他的悼亡詩。他與妻子韋叢感情很好,韋叢不幸病逝,才二十七歲。元稹傷悼不已,寫了三首著名的《遣悲懷》,堪稱悼亡詩(悼妻)中的壓卷之作。他還有也是悼念韋叢的《離思五首》,其四寫道: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前兩句詩,被千古情種傳誦至今。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陽人。他遭貶謫后不像白居易一樣看破紅塵,而是積極求變。有人說他是走宦官的路子,他后來回朝,一直做到宰相。雖然又受排擠,但仍出任武昌節度使,直至去世。
上一篇:唐詩概說·唐詩的流派·元白詩派
下一篇:唐代著名詩人·盛唐·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