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層城
【出典】 《楚辭》戰國楚·屈原《天問》:“昆侖縣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里?”《淮南子·地形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東漢·高誘注:“增,重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一《河水》引《昆侖說》:“昆侖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
【釋義】 層城是神話中所說昆侖山的最高層,又名天庭,是太帝的居處。后常用來喻指高大的城闕或建筑,也喻指京城。
【例句】 ①羽輪飚駕赴層城,高會盡仙卿。(柳永《巫山一段云》其五24)這里以層城指仙界。②春將暮,向層城苑路。(周邦彥《垂絲釣》[縷金翠羽]601)這里以層城喻指京城。③何處望音塵,暗消魂、層城飛觀。(陸游《驀山溪·送伯禮》1584)陸游作此詞送王伯禮離夔,以層城代指京城臨安。④訪層城、空余舊跡,暗然懷古。(辛棄疾《賀新郎》[高閣臨江渚]1930)這里用層城喻指滕王閣。⑤目斷層城,數迢迢山驛。(陳三聘《夢玉人引》[別來何處]2026)此詞為和友人范成大詞之作。抒寫友朋傷別之情。句中用目斷層城,敘寫分別后遠眺惜別。
上一篇:典故《層冰積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層巔余落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