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四計朝暮
【出典】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唐·成玄英疏:“此解譬也。狙,獼猴也。賦,付與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釋義】 《莊子》寓言借群猴不知“朝四暮三”與“朝三暮四”形異實同,比喻辯者不識“通為一”之理。
【例句】 應共笑群狙,無端喜怒,三四計朝暮。(李昴英《摸魚兒·用古‘買陂塘旋栽楊柳’韻》2867)這里用本典嘲笑世俗之人計較榮辱得失毫無意義。
上一篇:典故《三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