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儒
【出典】 《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序》:“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內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軌不禁。時少能以化治稱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內史公孫弘、兒寬,居官可紀。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務,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天子器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六《名臣類》:“三儒:董仲舒、公孫弘、兒寬。”
【釋義】 西漢時,董仲舒、公孫弘、兒寬三位儒吏明文習法,以經術治事,為天子所重。后世稱之為三儒。
【例句】 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無名氏《喜遷鶯·賀生第三子》3775)這里引“三儒”典,作為稱美友人三子的襯托。
上一篇:典故《三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入承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