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郢書燕說
典源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 (wei) 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 ‘舉獨’。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 (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釋義用法 楚國有人給燕相國寫信,夜間燭火暗,對拿燭的人說“舉燭”,誤將“舉燭”寫在信上。燕相得信后,把“舉燭”理解為讓他任用賢者,于是照此去做,國家大治。然而這并非書信的本意。后以此典指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用典形式
【舉燭】 清·黃遵憲:“多歧道益忘,舉燭乃筆誤。”
【燕郢】 宋·韓希孟:“不意風馬牛,復及此燕郢。”
【燕說】 宋·黃庭堅:“談經用燕說,束棄諸儒傳。”
【燕相說郢書】 清·黃遵憲:“燕相說郢書,越人戴章甫。”
上一篇:詩詞典故《鄴侯三萬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野狐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