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綠幘賣珠兒
典源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初,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轡,入則侍內。為人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人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箱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傳耩,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 (庖) 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驩樂。”
釋義用法 董偃是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寵幸的人,年少時與其母靠賣珠為生,得以近幸館陶公主。后來武帝去館陶公主家赴宴,公主引董偃進見,董偃戴著綠頭巾(當時賤人的服飾) 出來拜見武帝,受到武帝的恩幸,成為近臣。后以此典指貴族官宦家的男性內寵,或帝王親幸的內臣。
用典形式
【主人翁】 唐·劉禹錫:“武皇曾駐蹕,親問主人翁。”
【賣珠兒】唐·李商隱:“帝問主人翁,有自賣珠兒。”
【謁董君】 明·陳子龍:“紅羅陌上迎秦氏,綠幘階前謁董君。”
【緣幘廚人】 清·黃景仁:“絳綃弟子平陽家,緣幘廚人館陶第。”
【賣珠輕薄兒】 唐·李白:“緣幘誰家子? 賣珠輕薄兒。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
上一篇:詩詞典故《穆王八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羅平妖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