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孔融薦鶚衡
典源出處 《后漢書·文苑列傳·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上疏薦之曰:‘……竊見處士平原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礫。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于口,耳所瞥聞,不忘于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鷙鳥累伯 (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
釋義用法 孔融與禰衡年齡相差較大,但由于意氣相投,兩人結為至交,孔融上疏推薦禰衡,疏表中說,一百只兇猛的鳥,也不如一只鶚。此語出漢·鄒陽 《上吳王書》:“臣聞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文選》卷三九) 《后漢書·龐參傳》:“御史中丞樊準上疏薦參曰:‘臣聞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亦用之。后用此典表現(xiàn)推薦人才; 也以“一鶚”等指人才。
用典形式
【一鶚】 唐·許渾:“自笑小儒非一鶚,亦趨門屏冀相鄰。”宋·陳師道:“薦賢余一鶚,夙記契千燈。”明 ·高啟:“況君磊落抱奇器,不異一鶚秋空橫。”
【孤鶚】 宋·辛棄疾:“當年眾鳥看孤鶚,意飄然,橫空直把,曹吞劉攫。”
【薦鶚】 宋·陳與義:“似聞有老眼,能作薦鶚書。”元·耶律楚材:“薦鶚有書慚北海,澤民無術愧東山。”
【薦衡】 唐·杜牧:“薦衡昔日推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禰鶚】 元·耶律楚材:“涂中曳尾希莊龜,江夏沉舟悲禰鶚。”
【鶚表】 宋 ·蘇軾:“薦士已聞飛鶚表,報恩應不用蛇珠,醉中還許攬桓須。”
【鶚薦】 宋 ·蘇軾:“親嫌妨鶚薦,相對發(fā)微泚。”
【一鶚書】 宋 ·曾鞏:“久待連城價,誰騰一鶚書。”元·耶律楚材:“五車經(jīng)史都無用,一鶚書章誰可憑。”
【孔融表】 唐·張祜:“還聞孔融表,曾薦禰衡才。”
【薦士書】 宋·張孝祥:“雙鳧舊作朝天計,一鶚新收薦士書。”
【薦禰書】 清·黃景仁:“北海空勞薦禰書,仲宣未是依劉客。”
【搜一鶚】 唐·李正封:“推選閱群材,薦延搜一鶚。”
【鶚難如】 宋·劉筠:“孰云貂可續(xù),自愧鶚難如。”
【孔融薦士】 清·王廣心:“時無孔融不薦士,天人三策空歸來。”
【知禰不薦】 唐·王維:“知禰不能薦,羞稱獻納臣。”清·陳廷敬:“惟我與君亦如此,知禰不薦昔人恥。”
【鷙鳥累百】 清·王士禛:“鷙鳥累百詎比數(shù),蹀躞聊試終參撾。”
上一篇:詩詞典故《孔融開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孔鯉趨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