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陳摶墜驢
典源出處 宋 ·王偁《東都事略》卷一一八。” (陳摶) 嘗乘白驢,欲入汴,中途聞 (宋) 太祖登極,大笑墜驢,曰:“天下于是定矣。”宋·邵伯溫 《邵氏聞見錄》卷七:“ (陳摶) 嘗乘白騾,從惡少年數百,欲人汴州。中途聞藝祖登極,大笑墜白騾曰:“天下于是定矣。”
釋義用法 陳摶字圖南,華山隱士,得道,后騎驢去汴州,中途聽說宋太祖趙匡胤已登極,大笑墜驢,認為天下從此太平。后以此典形容太平之世; 或詠宋太祖事。
用典形式
【墜驢】 清·王士禛:“多事墜驢時,強與人間事。”
【墜驢客】 清·王夫之:“華山呼取墜驢客,共說當年行路難。”
【驢失腳】 金·元好問:“扶路不妨驢失腳,守關尤覺虎憎人。”
【白驢遺跡】 宋 ·陸游:“丹灶故基誰復識? 白驢遺跡但相傳。”
【先生墜驢】 元·張憲:“陳橋亂卒不擁馬,撫掌先生肯墜驢。”
【陳摶驢背】 清·王夫之:“陳摶驢背笑難禁,龔勝船頭餓稱心。”
【騎驢倒墮】 清·錢謙益:“騎驢倒墮君休笑,圣世今真作幸人。”
【道士墜驢】 清·丘逢甲:“道士墜驢天下定,香孩夾馬圣人生。”
【獨識太平初】 清·顧炎武:“果哉非荷蕢,獨識太平初。”
上一篇:詩詞典故《陳寶歸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陳蕃懸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