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百煉剛
典源出處 《文選·劉琨 〈重贈盧諶〉詩》:“……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注引應劭 《漢書》注:“說者以金取堅剛,百煉不耗。”晉·崔豹 《古今注》卷上:“吳大帝有寶刀三,寶劍六。……寶刀三:一曰百煉,二曰青犢,三曰漏影。”
釋義用法 百煉剛即精煉而成的鋼,剛即古鋼字。吳大帝有寶刀亦名百煉。后以此典稱寶刀、寶劍; 也用以形容人的才能爐火純青。
用典形式
【百煉】 宋 ·蘇軾:“君才無不可,要使經百煉。”
【一指繞】 宋·蘇轍:“當令百煉剛,甘就一指繞。”
【百煉刀】 宋·蘇軾:“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百煉剛】 唐·柳宗元:“干有千尋疏,精聞百煉剛。”宋·范成大:“植德千章茂,硎材百煉剛。”
【剛百煉】 宋·辛棄疾:“人道君才剛百煉,美玉都成泥切。”
【繞指柔】 宋·陳師道:“誰憐壯志空凋落,百煉金為繞指柔。”
【至柔繞指】 宋·陳師道:“至柔繞指剛則折,善而藏之光奪月。”
【剛金百煉】 清·丘逢甲:“剛金百煉柔繞指,登壇說法霏天花。”
【百煉成繞指】 宋·辛棄疾:“百煉都成繞指,萬事直須稱好,人世幾輿臺。”
上一篇:詩詞典故《百步穿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百錢掛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