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懷念她的愛人。愛人去遠方了,她孤單、懷疑、煩惱、悲傷,登上石頭遙望,終于病倒了。
白華菅兮。(一)菅草呀,開白花。
白茅束兮。白茅呀,捆起它。
之子之遠,那個人兒去遠方,
俾我獨兮。(二)叫我多么孤單呀。
英英白云,(三)白云淡淡白云飄,
露彼菅茅。(四)覆蓋那菅花和白茅。
天步艱難,(五)老天降下了災(zāi)禍,
之子不猶。那個人兒不愛我。
滮池北流,(六)滮池水,向北流,
浸彼稻田。流到那邊的稻田。
嘯歌傷懷,唱只歌兒真?zhèn)模?br>
念彼碩人。把那個人兒來懷念。
樵彼桑薪(七)斫那桑枝當柴草,
卬烘于煁。(八)我把它放在灶里燒。
維彼碩人,是那一個大人兒,
實勞我心。叫我心里真煩惱。
鼓鐘于宮,(九)鼓呀鐘呀屋里敲,
聲聞于外。聲音外傳鬧嘈嘈。
念子懆懆,(十)想著你呀我煩躁,
視我邁邁。(十一)你對我呀恩情少。
有鹙在梁。(十二)禿鹙歇在魚梁上。
有鶴在林。白鶴在那樹林藏。
維彼碩人,是那一個大人兒,
實勞我心。叫我心里真憂傷。
鴛鴦在梁,鴛鴦宿在魚梁上,
戢其左翼。(十三)嘴兒插進左翅膀。
之子無良,那個人兒不善良,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的心腸。
有扁斯石,(十四)扁扁的呀這石頭,
履之卑兮。踏上它也不高呀。
之子之遠,那個人兒去遠方,
俾我疧兮。(十五)叫我想得生病啦。
注釋
(一)何楷:“陸佃曰:菅,茅屬也。而其華白,故一曰白華。……茅亦潔白,故曰白茅。……此詩取茅與菅對言,正以菅、茅同類。但菅韌茅脆,菅比茅為有用。”
(二)朱熹:“俾,使也。”
(三)朱熹:“英英,輕明之貌。”
姚際恒:“華茅已白矣,又有英英之白云而露之,使其滋養(yǎng)生長。”
(四)馬瑞辰:“按露猶覆也。連言之則曰覆露。……此詩露彼菅茅,猶言覆彼菅茅,與下章浸彼稻田同義。”
(五)毛亨:“步,行。猶,可也。”
孔穎達:“舉足謂之步,故為行也。……天行艱難于我身,不我可也。”
(六)王夫之:“蓋滮池在咸陽縣之南境,地在渭水之南,與今縣治隔渭,故北流入鎬,以合于渭。滮池系之咸陽者,其縣之境內(nèi)也。”
(七)朱熹:“樵,采也。”
嚴粲:“錢氏曰:‘取薪曰樵。’”
(八)毛亨:“卬,我。烘,燎。煁,烓灶也。”
孔穎達:“《釋言》又云:煁,烓也。舍人曰:煁,烓灶也。郭璞曰:今之三隅灶也。然則烓者,無釜之灶,其上燃火,謂之烘。本為此灶,上亦燃火照物,若今之火爐也。”
(九)馬瑞辰:“按《韓詩外傳》引詩作鐘鼓于宮。山井鼎考異云:《箋》如鳴鼓鐘于宮中。古本作鐘鼓,是毛詩亦有作鐘鼓者。即以今本《箋》作鳴鼓鐘,亦分鼓與鐘為二。《正義》云:鼓擊其鐘,失之。”
(十)馬瑞辰:“按今本《說文》作懆,愁不安也。”
(十一)于省吾《詩義解結(jié)》:“邁邁系蔑蔑的借字。邁邁雙聲。……全文以蔑為勉勵之勉,典籍多借蔑為邁。……典籍中往往訓(xùn)蔑為小為棄為無。……懆懆訓(xùn)愁不安,蔑蔑訓(xùn)輕慢,均系重文疊義。”
(十二)毛亨:“鶖,禿鶖也。”
毛奇齡:“鹙,水鳥,長頸赤目,身青黑色。……但頭頸無毛,故又名禿鹙。”
(十三)馬瑞辰:“《鴛鴦》篇,《釋文》引《韓詩》曰:‘戢,捷也。’捷其噣于左也。禽鳥之宿,皆捷其噣于翼。毛《傳》言休息也。”
(十四)朱熹:“有扁然而卑之石,則履之者亦卑矣。”
陳奐:“斯,猶其也。”
姚際恒:“言此扁石為人踐履,何其甚卑,見其不可以卑為尊也。”
(十五)朱熹:“俾,使。”
毛亨:“疧,病也。”
注音
菅jian肩滮biao標嘯xiao笑卬ang昂煁shen神懆cao草鹙qiu秋戢ji集疧qi奇
上一篇:《甘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白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