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一譯《愛的藝術》,是古羅馬著名詩人奧維德的詩作。寫于公元前2年,由我國已故詩人、翻譯家戴望舒根據昂利·包爾奈克教授纂定本、蓋依巴黎圖書館藏10世紀抄本及牛津圖書館9世紀抄本譯出。1932年曾由上海水沫書店初版印行過,改名《愛經》。1988年1月由漓江出版社首次重印,編入《犀牛叢書》。全書近7萬字,共分為3卷:如何獲得愛情,如何保持愛情,女人的良友。第1、2卷從社會學、心理學的基礎上對青年男女指導如何處理愛情問題,包括如何尋找愛情對象、如何吸引戀愛對象、如何維護愛情的長久等。第3卷專為婦女說法,贊揚婦女的才智并不低于男子,鼓勵女子要更主動地對待愛情生活,主張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這些觀點在當時是很民主、很進步的。本書是羅馬文學史上的名著,因為專門探索男女愛情藝術,通篇涉及性愛,所以在歷史上既被指責為壞書又被舉為天才的著作。實際上它反映了羅馬頹廢時期的社會現實,在整理重印中刪節了所謂不道德的部分,更顯出了它的積極意義。書中還引用了大量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愛情故事,色彩斑瀾,引人入勝,是一部有永恒藝術魅力的好詩。對于一般讀者了解人生,了解當時的社會心態、人生哲學,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對于社會科學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研究中西文化的異同,也是一部彌足珍貴的資料。
上一篇:《愛的藝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玉嬌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