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厭浥行露。(魯韓厭作湆。)
豈不夙夜?
謂行多露。
(露、露,魚部。)
誰謂雀無角?
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韓女作爾。)
何以速我獄?4
雖速我獄,
室家不足!
(角、屋、獄、足,侯部。)
誰謂鼠無牙?
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
亦不女從!
(牙、家,魚部。墉、訟、從,東部。)
〔譯文〕
道上露水濕漉漉,難道因為這個不想早起走路,只是害怕道上多露。
誰說雀沒有嘴?憑什么能穿破我的屋?誰說你沒成家?憑什么害我打官司?雖然害我打官司,成為夫婦有問題。
誰說老鼠沒有牙?憑什么打穿我的墻?誰說你沒成家?憑什么害我打官司?雖然害我打官司,絕不會順從嫁給你。
〔評介〕
《行露》三章,一章章三句,二章章六句。這是一位女子反抗逼嫁的詩。但舊解說法不一。如《毛詩序》曰:“《行露》,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強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又《韓詩外傳》則認為“夫《行露》之人,許嫁矣,然而未往也。見一物不具,一禮不備,守節貞理,守死不往。”清姚際恒也說:“此當是女既許嫁,而見其一物不具,一禮不備,因不肯往,以見此女之賢。”又據劉向《列女傳·貞順篇》所載:“《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既許嫁于鄷,夫家禮不備而欲迎之。”這又指明此詩為申女所作。宋人王柏云:“《行露》首章與二章意全不貫,句法體格亦異,每竊疑之。后見劉向傳列女,謂‘召南申人之女許嫁于鄷,夫家禮不備而欲娶之,女子不可,訟之遂作二章’,而無前一章也。”眾說錄此,以供參考。
全詩三章。一章描寫女子不敢在夜里行走,喻女子怕被壞人所污辱。二、三章寫女子嚴厲地拒絕男子的威脅恫嚇。表現女子意志堅強,有反抗精神。
全詩主要的藝術特點是運用比興手法,一章以“厭浥行露”、“謂(畏)行多露”,喻女子夜里怕被壞人所害。二章以“雀穿我屋”、三章以“鼠穿我墉”分別興起下句的“速我獄”、“速我訟”。以雀、鼠喻壞人。整個意思是指壞人強娶未遂,便仗勢欺人。另外這篇詩中的“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二句,謂“蓋明知事之不然,而反詞質詰,以證其然,此正詩人妙用”(錢鐘書語)。《漢樂府·鐃歌·上邪》:“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亦師承其法,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露》在語言上優美、形象。第一句用厭、浥聯用,形容“露”濕淋淋的,滴滴欲墜的樣子,真是生動、形象極了。全篇在語言形式上雜用四言、五言兩種句式,第一章只三句,每句四言,音節短促;第二、三章不但句數增加,又各增五言四句,音節多,拍子急,這種句式突出了篇中主人公的反抗精神,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上一篇:《蟋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裳裳者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