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飛鳥圖
現代·王漁父作
紙本設色
縱一三八厘米
橫六八厘米
藏中國美術館
月色清朗,幽靜的荷塘中飛出一群野鴨,荷葉與蘆草也隨之搖擺顫動,畫面呈現出一種恬靜悠遠的意境。作品以重墨揮寫的荷葉為近景,通過隊伍中野鴨的不同姿態,及由大到小、由實而虛的變化將觀者的視線引向深遠處,又以濕淡的花青墨渲染夜空,烘托出畫面詩一般的朦朧境界。這種注重營造畫面氣氛的表現手法與畫家受到的嶺南畫派的影響有一定關聯。
作品采用兼工帶寫(亦稱小寫意)的繪畫技法,畫面主次分明,在對比中表現景物。畫家對野鴨的刻畫頗為細致,而又以疏放的用筆意寫荷葉與蘆草,但由于作品并不是在生紙上繪制的,故筆觸比較沖和、融渾。
畫家以濃墨調以草綠、赭石表現處在暗處的荷葉,以淺淡的草綠、赭石及花青色表現蘆草,而因赭石色水跡顯現的荷葉翻卷處既呈現出其開始枯老的自然之姿,又好像反射出揮灑在荷塘之中的皎潔月光。荷塘中植物暗淡的色彩,反襯出月光下賦色厚重、鮮亮明麗、而又略帶粉氣的野鴨。畫家對荷花花苞的描繪亦很有特色,花苞以曙紅點垛,又以筆根調赭石、筆腹著草綠、筆尖蘸墨色,一筆而下,花莖根部自然虛化,在視覺上造成深入水中的效果,同時也給畫面帶來幾分空靈。
自清代來,以華喦為代表的小寫意畫風因其輕松靈活、而又能較為真實地表現對象的特點,為近現代許多畫家所效仿,在這件作品中,活潑準確的用筆更是恰到好處地表現出野鴨飛翔中的運動姿態。
從整體來看,作品構圖勻稱,沉穩中蘊涵著靈動,不失為近現代中國畫中的一件佳作,其作年為1948年。
月夜飛鳥圖
上一篇:《蘆塘鴛夢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萬山紅遍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