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具茨
【出典】 《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無所問途。適遇牧馬童子,問途焉?!碧啤こ尚⑹瑁骸熬叽模矫?。在滎陽密縣界,亦名泰隗山。黃帝圣人,久冥至理,方欲寄尋玄道,故托跡具茨?!?/p>
【釋義】 《莊子》寓言云:黃帝要到具茨山出訪至人,途中迷路,遇到牧童問路,從他那里聽到治理國(guó)家的大道理。后遂用為典實(shí)。
【例句】 憑高目向西云斷,具茨山外夕陽多,展江亭下春波滿。(韓維《踏莎行·次韻范景仁寄子華》198)作者自汴京(今開封)西望,正是具茨山所在的方向。詞中用此典含有期望韓絳(子華)實(shí)現(xiàn)其治理之道的意思。
上一篇:典故《倦羽飛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決眥入飛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