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離圖
現(xiàn)代·黃賓虹作
紙本淺設(shè)色
人們只知黃賓虹以山水名于世,殊不知他的花卉畫也別有情趣。近人張宗祥曾有評,略謂:“講到花卉一門。工麗,人知為惲清如;秀雅,人知為方蘭坻;古樸,人知為金壽門;放縱,人知為李復(fù)堂;俊逸,人知為華新羅;豪邁,人知為趙搖叔;爽辣,人知為僧虛谷;橫悍,人知為吳昌碩。……賓老專寫山水,花卉乃陶情適性之作,卻和上述各家無相同之點(diǎn),畫得淡靜古雅,使人胸襟舒適,無須宋人那樣‘認(rèn)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的句子來刻畫紅梅……”
黃賓虹的花鳥畫,不落常套,別具一格,“妙在自自在在”。他所畫一花一葉,點(diǎn)劃不假雕琢,看似無法,卻寓法度于其中。他的花鳥畫,簡淡清雅,奇崛有致,評者謂黃氏的山水畫是“密體”,黃氏的花鳥畫為“疏體”。黃賓虹畫梅寫竹,均以書法入畫,所以他的花卉畫,被目之為詩人、書法家之畫。他的山水畫,具有“黑、密、厚、重”的特點(diǎn);他的花鳥畫,卻是“簡、淡、拙、健”。“簡”是簡潔,概括性強(qiáng);“淡”是清雅,淡中見濃,對比鮮明;“拙”是勾勒自然,筆無鑿痕,沒有造作之弊;“健”是剛健,正如黃賓虹自謂,“以點(diǎn)染寫之,含剛健于婀娜”,這便是剛中有柔,柔中含剛,亦即“清剛勁健健生神”。他畫花鳥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來自他的學(xué)養(yǎng),得力于他的書法,也來自他認(rèn)真細(xì)致地觀察自然。他常畫梅花、山茶、菊花、萱草、葡萄、竹石、紫藤、芍藥等,飛禽如黃雀、白頭翁、紫燕、八哥、白鶴、鴨子,都曾在他的筆底出現(xiàn)過。黃賓虹對花鳥畫的造詣,往往被他的山水畫卓越成就所掩蓋,有些僻愛的人甚至謂:黃賓虹的梅竹,有時勝過他的山水畫。
《黍離圖》畫中玉黍一顆,長于石旁,下出一花,以作陪襯。用筆沖和,抒寫自然,既寫實,又寫意。此為黃賓虹花卉畫中較為工整的作品。此畫作于1944年,當(dāng)時黃賓虹居北平(今北京),有感于世事如麻,民族殆危,作此以志慨。畫上題有一詩:“太虛蠓蠛幾經(jīng)過,瞥眼桑田海又波。玉黍離離舊宮闕,不堪斜照伴銅駝。”寄有無限的愛國愛民族的情思。
黍離圖
黃賓虹對花鳥畫,推崇文同,贊賞揚(yáng)無咎,酷愛元人作品,曾謂“元人寫花卉,筆意簡勁古厚,于理法極其嚴(yán)密”。認(rèn)為沈周花鳥,有逾山水。看重白陽、青藤。對王武隨意點(diǎn)染,常嘆其妙。晚年見孫龍草蟲,細(xì)讀不已。對陸治、周之冕、孫枝、陳嘉言、華喦諸家亦頗贊許。黃賓虹對花鳥畫重氣息、講意趣,主張以“寫”入畫,以“意”主宰。
上一篇:《雨耕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湖舍晴初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