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章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 ‘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 ‘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文擔(dān)任楚國令尹,三上三下,不喜不慍,每次還認(rèn)真移交。
齊國大夫陳文子見權(quán)臣崔杼弒君篡位,雖有十乘馬車,還是棄而去國。至別國,見有權(quán)臣如崔子,又離開;再至別國,又見此,又離開。
子張問孔子的評價,孔子說子文忠、文子清。子張追問是否仁,孔子否認(rèn)。
令尹是最高執(zhí)政,子文如此淡然;十乘馬車身家不菲,文子如此輕棄。談何容易!但孔子不以仁許之,且認(rèn)為還沒有達(dá)到知。可見仁不只是自處,更在及物;而且知是仁的前提。
上一篇:《子張問士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子張問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