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誠布公
釋義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故事
陳壽在寫完《諸葛亮傳》后,評述諸葛亮其人時說道:“諸葛亮為蜀相本就不易,他將魏、蜀、吳中最弱的蜀國扶持起來,在劉備死后他作為蜀相更為不易,既要扶助庸碌君王劉阿斗,又要攝一國之政。諸葛亮雖行君事而令國人不疑,執法嚴明而使國人悅服,為國殫精竭慮而使國人不怨,這樣蜀國才能獨得人和,與占盡天時的魏國、占據地利的吳國互相抗衡,鼎足而立。‘人和’之為全靠諸葛亮治政有方,他的治政基本點就是開誠心、布公道。
“諸葛亮可謂是治理國家的良才,連歷史上的名相管仲與蕭何也難以與他相比。”
用典
集思廣益真宰相,開誠布公肝膽傾。
——宋·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竽贈李相士》
上一篇:成語《開卷有益》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開門揖盜》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