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愎自用
釋義
剛愎:倔強,固執。自用:自以為是。非常固執自信,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
春秋·左秋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觳,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楚軍與宋國作戰完畢,正在撤退途中。晉軍統帥茍林父和其他將領在分析敵我形勢后,都認為此時不宜進兵攻擊楚軍。而中軍副將先毅卻主張開戰,并悄悄帶自己的部隊去追擊楚軍。荀林父接到報告,為了保存先轂的那隊晉軍,只得下令所有軍隊跟隨前進。楚軍聽說晉軍正在追擊他們,大夫伍參主張應戰,令尹孫叔敖則極力反對。伍參對楚莊王說道:“晉國中軍主將新上任不久,還沒建立起發號施令的威信,而且他的助手先縠是個剛愎自用的人,絕不會聽從主將的指揮,因此這種情形對我們非常有利,楚軍一定會大勝晉軍。”楚莊王覺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下令全軍回師北進,最后果然打敗晉軍,大獲全勝。
用典
他想起李玉亭所說蓀甫的剛愎自用來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著蓀甫跑了。
——茅盾《子夜》
上一篇:成語《分道揚鑣》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利令智昏》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