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
釋義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出處
《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晉·陳壽《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故事
三國時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自幼聰明過人,成年后即被孫權封為太子太傅。孫權如此信任并重用諸葛恪,早已招致其他人的不滿,只是忌憚孫權,一時不敢妄為。孫權病逝后,以孫弘為首的皇族認為諸葛恪靠山已失,想趁機加害于他,卻不料這一計劃被泄露出去。
諸葛恪得知此事后,立即搶先下手,設計殺死孫弘,而后再為孫權發喪,并立孫權當時年僅十歲的小兒子孫亮為吳王,自己則全權掌政。諸葛恪也沒能想到自己出手如此利落漂亮,竟能總攬大權,他在隨后寫給弟弟諸葛融的信中寫道:“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用典
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身子微微發顫。
——巴金《秋》
上一篇:成語《不共戴天》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不恥下問》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