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換卻毛發
【出典】 漢·王充《論衡》卷四《書虛篇》:“顏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鬃訓|南望,吳閶門外有系白馬,引顏淵指以示之,曰:‘若見吳閶門乎?’顏淵曰:‘見之?!鬃釉唬骸T外何有?’曰:‘有如系練之狀。’孔子撫其目而止之,因與俱下。下而顏淵發白齒落?!?/p>
【釋義】 傳說顏淵登泰山而遙望吳閶門;精神損耗太大,下山后便發白齒落。后因用為登山的故實。
【例句】 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覺云生兩腳,更換卻、朝來毛發。(辛棄疾《賀新郎·題君用山園》1930)這里用顏淵事夸張山園中山亭極高,難以攀登。
上一篇:典故《懷綬朱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換字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