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不逾矩
【出典】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義】 不逾矩即不越軌、不越出規矩。孔子自稱七十歲可達到任何念頭都不越出規矩的境界。后世常用作詠七十歲的典故。
【例句】 從心奚止不逾矩,絳人彭祖信齊肩。(徐架閣《最高樓·壽七十》3579)這里用孔子自稱七十歲達到的修養標準,表示祝賀七十壽辰。
詩詞典故·不逾矩
【出典】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義】 不逾矩即不越軌、不越出規矩。孔子自稱七十歲可達到任何念頭都不越出規矩的境界。后世常用作詠七十歲的典故。
【例句】 從心奚止不逾矩,絳人彭祖信齊肩。(徐架閣《最高樓·壽七十》3579)這里用孔子自稱七十歲達到的修養標準,表示祝賀七十壽辰。
上一篇:典故《不速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不聞黜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