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甕樣繭
【出典】 舊題漢·劉向《列仙傳》卷下《園客》:“園客者,濟陽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終不取。常種五色香草,積數十年,食其實。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樹末,客收而薦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好女夜至,自稱客妻,道蠶狀。客與俱收蠶,得百二十頭繭,皆如甕大,繅一繭,六十日始盡。訖則俱去,莫知所在。”
【釋義】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園客得到仙女的幫助,養蠶致繭如甕大。
【例句】 ①篩樣餅、甕樣繭,長須赤腳供樵任。(劉克莊《摸魚兒·用實之韻》2610)這里活用本典描寫王邁(實之)的隱居生活。意為王邁生活雖然清苦但在農村的生活亦自有其可羨之處。②漫道寒蠶冰底,甕繭解成絲。何許絲千丈,補得龍衣。(何夢桂《八聲甘州·再用韻述懷》3151)這里說,即使是甕樣仙繭在寒冷條件下也難以吐絲,借以比喻自己難以完成補袞的功名。
上一篇:典故《甕有余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畏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