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吾非斯人誰與歸
【出典】 《論語·微子》:“桀溺曰:‘子為誰?’(子路)曰:‘為仲由?!唬骸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釋義】 春秋時,魯孔丘曾派弟子去向隱者桀溺問渡口。桀溺議論道:你們不當為除弊而奔波不已,當避亂世以全身遠禍;孔子認為:正因天下無道我們才同人群打交道以變革現實。范仲淹化用孔子語,以“微斯人,吾誰與歸”表示自己同憂天下百姓的人才是同道。
【例句】 萬事長嗟,百年雙鬢,吾非斯人誰與歸。(辛棄疾《沁園春·期思舊呼奇獅……橋壞復成,父老請余賦,作<沁園春>以證之》1949)作者夢見春秋時的孫叔敖關心期思的變遷,醒后作此詞。句中化用前人詞語,表示自己同夢中人乃是同道。
上一篇:典故《吾道悠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屋下流水,屋上青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