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吾過矣
【出典】 《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吊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間,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女何無罪也?’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釋義】 春秋時,孔子的門徒子夏喪親,喪子,身老,目盲,不得已而退居西河之上;而曾子卻責之以大義,他只得連聲說“吾過矣,吾過矣”,承認自己長期離群索居,未能去實踐其師孔子的志向。
【例句】 凡病此,吾過矣,子奚如。(辛棄疾《六州歌頭·屬得疾,暴甚,醫者莫曉其狀。小愈,困臥無聊,戲作以自釋》1909)作者借《禮記》所載的子夏事、子夏語,敘寫自己的心病:青松“蕪”無力鋤,清水“汙”不能治,愛竹而又嫌竹遮擋青山。既用子夏三事切自己“三事”,并借曾子語以自責。筆意詼諧。
上一篇:典故《吾語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吾道悠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