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效顰
【出典】 見“心常捧”條。
【釋義】 顰,皺眉。西施病心而捧心皺眉,丑女效之,反愈顯其丑。后因用作諷刺生硬模仿的典故。
【例句】 ①卻自有、簷葡酴醾,次第效顰追步。( 王之道《東風(fēng)第一枝·梅》1149)簷葡、酴醾,美皆不如梅花,卻繼梅花后次第而開。這里將花擬人,以丑女?dāng)M簷葡酴醾,謂其效顰,意在贊梅花為西施。②詩思清如水,毫端妙入神,可憐徒效越娘顰。(楊無咎《南歌子》[露寵妝成態(tài)]1200)此詞當(dāng)是詠梅之作。這里說詩思再清,畫筆再妙,要想表達(dá)梅之好處,只會如丑女效西施之顰,愈顯出它們之短拙。意在贊梅花之風(fēng)神韻度無法傳達(dá)。③盡攀絲弄葉,效顰施黛,籠韉拂帽,藉蔭傳杯。(馮取洽《沁園春·和答呂柳溪》2657)這里融入李商隱“柳眉空吐效顰葉”句意,以“效顰”拈出“柳眉”以切題。④煙柳效顰翠斂,露桃獻(xiàn)笑紅妖。(馮取洽《西江月·太歲日作》2659)這里活用典故,謂柳煙籠翠之狀宛若美女之含顰。⑤花前效顰著句,悄干謨、側(cè)畔奏鉛刀。(張榘《木蘭花慢·次韻孫霽窗賦牡丹》2685)這里用以表示自謙,將孫霽窗之原唱比為西施,而將自己之次韻視為丑女效顰之舉。
上一篇:典故《攜高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斜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