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心常捧
【出典】 《莊子·天運》:“師金曰:‘……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唐·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極妍麗,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體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閭里見之,彌加愛重。鄰里丑人,見而學之,不病強嚬,倍增其陋,故富者惡之而不出,貧人棄之而遠走。舍己效物,其義例然。削跡伐樹,皆學嚬之過也。”按:矉,同顰,一作嚬,皺眉。
【釋義】 《莊子》載顏淵同師金的對話。師金舉丑女學西施捧心皺眉,反而更丑的故事,說明孔子照搬古禮行不通。后人常用此事嘲諷失敗的生硬模仿。
【例句】 多病心常捧,新詞字帶香。(趙磻老《南柯子·和謝洪丞相送竹妝奩》1631)這里化用本典,以西施比喻洪丞相,稱美洪氏原詞,暗將自己的和詞比作效顰的丑女,有自謙之意。
上一篇:典故《心兵語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心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