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懸車
【出典】 東漢·班固《白虎通》卷二《致仕》:“臣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所以長廉恥也。懸車示不用也;致仕者,致其事于君。”
【釋義】 懸車,指掛車,表示不用。古人年七十告老辭官,居家而廢車不用。后因以“懸車”表示官員年老退休,亦以代指七十歲。
【例句】 ①肯閑何必更懸車,非關輕利祿,自是沒功夫。(張镃《臨江仙》[七個圈兒為歲數]2134)這里以“懸車”代指七十歲,謂真肯閑退則不必等到七十懸車之年。②去年持酒為君壽,勸君快上懸車奏。(郭應祥《菩薩蠻·丁卯壽李嗣宗》2217)這里說曾勸李嗣宗上表辭官告老。③及戍人方競進,懸車公獨高騫。(郭應祥《西江月·壽李知丞》2222)這里頌美李知丞品性清高,退居安閑。④九年前拜懸車表,試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劉克莊《賀新郎·四用韻》2632)這里說自己九年前即已上表請求辭官退休。⑤還自祝,愿早懸車社里,始為收拾。(吳潛《二郎神·己未自壽》2753)這里說希望能夠盡早退休,還歸鄉里。
上一篇:典故《懸目東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揠長傷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