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燕巾濫寶
【出典】 見“十襲”條。
【釋義】 《闕子》載,宋國愚人誤認燕石為寶,以“革匱十重,緹巾十襲”深藏之。
【例句】 ①嘆自古、燕巾濫寶,楚山迷璧。(魏了翁《滿江紅·即席次韻宋權縣彝約客》2392)這里用本典感嘆古來多有不辨真偽、不識賢才的憾事。②縱燕巾濫寶,楚山囚玉。(魏了翁《滿江紅·和虞婿惠生日》2399)這里用本典喻指世道不公、不辨良莠。
宋詞典故·燕巾濫寶
【出典】 見“十襲”條。
【釋義】 《闕子》載,宋國愚人誤認燕石為寶,以“革匱十重,緹巾十襲”深藏之。
【例句】 ①嘆自古、燕巾濫寶,楚山迷璧。(魏了翁《滿江紅·即席次韻宋權縣彝約客》2392)這里用本典感嘆古來多有不辨真偽、不識賢才的憾事。②縱燕巾濫寶,楚山囚玉。(魏了翁《滿江紅·和虞婿惠生日》2399)這里用本典喻指世道不公、不辨良莠。
上一篇:典故《燕山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燕歸人未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