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龜一鶴
【出典】 宋·趙善璙《自警篇·嗜好》:“趙清獻公初任成都,攜一龜一鶴以行。其再任也,屏去龜鶴,止蒼頭執事。張公裕學士送一詩云:‘馬諳舊路從來滑,龜放長河不共來。’”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趙清獻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畜雷氏琴一張,鶴與白龜各一,所向與之俱。始除帥成都,蜀風素侈,公單馬就道,以琴、鶴、龜自隨,蜀人安其政,治聲藉甚。”
【釋義】 北宋趙抃字閱道,衢州西安人。曾知益州,又曾以龍圖閣學士知成都,為政簡易。赴任時,單人匹馬,僅攜一龜一鶴。后常用此典稱美州郡長官為政清廉。
【例句】 ①更借當年,一龜一鶴,伴千秋壽。(李曾伯《醉蓬萊·乙酉壽蜀帥》2788)這里用趙抃事切合蜀帥身份,并借龜鶴長壽之意,祝蜀帥長壽。②五馬歸來,一龜無恙,訪舊松新菊。(李曾伯《醉蓬萊·代壽昌州守叔祖》2788)這里化用本典切合昌州太守的身份,意含稱美。
上一篇:典故《一鼓困曹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夜雨剪春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