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斛貯檳榔
【出典】 《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穆之少時,家貧誕節(jié),嗜酒食,不修拘檢。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見辱,不以為恥。其妻江嗣女,甚明識,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慶會,屬令勿來。穆之猶往,食畢求檳榔。江氏兄弟戲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饑,何忽須此?’妻復(fù)截發(fā)市肴饌,為其兄弟以餉穆之,自此不對穆之梳沐。及穆之為丹陽尹,將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顙以致謝。穆之曰:‘本不匿怨,無所致憂。’及至醉飽,穆之乃令廚人以金柈(通“盤”)貯檳榔一斛以進之。”
【釋義】 南朝宋人劉穆之,家貧時常去妻兄家乞食,曾因求討檳榔受到嘲戲。后任丹陽尹,召妻兄弟宴飲,令廚人以金盤貯檳榔一斛進上。此事常被用作失意受嘲或發(fā)跡雪恥的典故。
【例句】 怨調(diào)為誰賦,一斛貯檳榔。(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1932)這里用劉穆之事,謂葉仲洽必將有發(fā)跡得意之時。
上一篇:典故《一斛明珠換綠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方無明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