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宗彝藻火
【出典】 《尚書·虞書·益稷》:“帝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huì);宗彝、藻、火、粉米、黼、黼、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舊題漢·孔安國(guó)傳:“宗廟彝樽,亦以山、龍、華蟲為飾。”“藻,水草有文者。”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鄭(玄)云:‘宗彝,虎也。’”
【釋義】 宗彝,指虎,一說(shuō)指宗廟祭祀所用的酒器。舜帝要求大臣輔佐自己,表示要把宗彝、藻、火的圖像繡在下裳上。
【例句】 文章手,直須補(bǔ)袞,藻火粲宗彝。(辛棄疾《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1910)這里用“藻火粲宗彝”承上文“補(bǔ)袞”以喻洪景伯輔佐皇帝。
上一篇:典故《子駿滿人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宗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