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月窟
【出典】 《晉書》卷五一《摯虞傳》載摯虞《思游賦》:“觀玄烏之參趾兮,會根壹之神籌。擾毚兔于月窟兮,詰姮娥于蓐收。”
【釋義】 古代傳說,月中有兔,兔所居洞穴稱窟,晉人因稱月亮為月窟。后人沿用為典。
【例句】 ①月窟蟠根,云巖分種,絕知不是塵凡。(向子諲《滿庭芳·巖桂風韻高古……》951)古代傳說月中有桂樹,詞中以“月窟”稱月,謂所詠巖桂為來自月中的仙種。②仙品不同桃李艷,移來月窟云鄉。(蔡伸《臨江仙》[仙品不同桃李艷]1026)這里借以詠桂花來自月中。③好是月窟奇標,東堂幽韻,不管西風惡。(史浩《念奴嬌·次韻商筑叟秋香》1281)這里用以詠月中桂樹。
上一篇:典故《月滿秦淮,煙籠寒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月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