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史家莊的田坂當中望史家莊,史家莊是一個“青”莊。三面都是壩,壩腳下竹林這里一簇,那里一簇。樹則沿壩有,屋背后又格外的可以算得是茂林。草更不用說,除了踏出來的路只見它在那里綠。站在史家莊的壩上,史家莊被水包住了,而這水并不是一樣的寬闊,也并不處處是靠著壩流。每家有一個后門上壩,在這里河流最深,河與壩間一帶草地,是最好玩的地方,河岸盡是垂楊。迤西,河漸寬,草地連著沙灘,一架木橋,到王家灣,到老兒鋪,史家莊的女人洗衣都在此。
天氣好極了,吃了早飯,琴子下河洗衣。
琴子真是一個可愛的姑娘,什么人也喜歡她。小林常說她“老者安之,少者懷之”,雖是笑話,卻是真心的評語。沙灘上有不少的孩子在那里“揀河殼”,見了他們的琴姐,圍攏來,要替琴姐提衣籃。琴子笑道:
“你們去揀你們的河殼,回頭來都數給我,一個河殼一個錢?!?br>
“姐姐替我們扎一個風箏!”他們望見遠遠的天上有風箏。
“扎風箏,你們要什么樣的風箏呢?”
“扎一個蜈蚣到天上飛。”一個孩子說。
“蜈蚣扎起來太大,你們放不了,——就是你們許多一齊拉著線也拉不住它?!?br>
琴子說著一眼看盡了他們?!敖憬阏f扎什么就是什么?!薄拔姨婺銈冊粋€蝴蝶?!?br>
“就是蝴蝶!蝴蝶放得高高的,同真蝴蝶一樣?!?br>
一個孩子說:
“姐姐,你——你前回替我扎的球,昨天——昨天——昨天天黑的時候,我——我們在稻場上拍,我拍得那么高,拍到天上飛的蝙蝠中間去了!”
“哈哈,一口氣說這么長?!?br>
這孩子有點口吃,他以為是了不得的事,一句一句的對琴子說,其余的居然也一時都不作聲讓他說。
琴子來得比較晚,等她洗完了衣,別的洗衣的都回去了,剩下她一個人坐在沙上。她是脫了鞋坐在沙上曬——剛才沒有留心給水濺濕了,而且坐著望去,覺得也很是新鮮。那頭沙上她看見了一個鷺鷥——并不能說是看見,她知道是一個鷺鷥。沙白得炫目,天與水也無一不是炫目,要她那樣心境平和,才辨得出沙上是有東西在那里動。她想,此時此地真是鷺鷥之場,什么人的詩把鷺鷥用“靜”字來形容,確也是對,不過似乎還沒有說盡她的心意——這也就是說沒有說盡鷺鷥。靜物很多,鷂鷹也最靜不過,鷺鷥與鷂鷹是怎樣的不能說在一起!鷂鷹棲巖石,鷺鷥則踏步于這樣的平沙。她聽得沙響,有人來,掉頭,是紫云閣的老尼姑。她本是雙手抱住膝頭,連忙穿鞋。老尼姑對她打招呼:
“姑娘,你在這里洗衣呵。”
“是的。師父過河嗎?”
“是的。我才在姑娘家來,現在到王家灣去——這是你家奶奶打發我的米?!?br>
尼姑說著把裝米的布袋與手拄的棍子放下來,坐下去。
“噯喲,我也歇一歇?!?br>
“師父該在我家多坐一坐,喝茶,有工夫就吃了午飯再去?!?br>
“是的,我坐了好大一會,奶奶泡了炒米我吃——此刻就要去。我喜歡同姑娘坐坐談談。”
琴子看了老尼的棍子橫在沙上,起一種虔敬之感。
“姑娘呵,像我們這樣的人是打到了十八層地獄——比如這個棍子,就好比是一個討米棍?!?br>
這越發叫琴子有一點肅然。
“師父不要這樣說。”
這個尼姑無論見了什么人,尤其是年輕的姑娘,總是述說她的一套故事,紫云閣附近的村莊差不多沒有人不曉得這套故事,然而她還是說。她請琴子有工夫到她廟里去玩玩,接著道:
“我們修行人當中也有好人——”
一聽這句,琴子知道了,但也虔敬的去聽——
“從前有兩個老人在一個庵里修行。原來只有老道姑一個人,一天一個七十多歲的老漢來進香,進了香,他討茶喝,他接了茶,坐在菩薩面前喝,坐在拜席上喝——姑娘,修行人總要熱心熱腸才好,我們廟里,進香的問我討茶,沒有茶我也要重新去燒一點茶?!?br>
歇了一會,問一問琴子的意見似的。
“是的?!鼻僮狱c一點頭。
“他坐在拜席上喝。他嘆氣。好心腸的道姑問他還要不要茶,他不要。他說,‘真星不惱白日,真心是松柏長青,世上惟有真字好。’道姑問他,‘香客,你心里有什么事呢?我看你的樣子心里有什么事。’姑娘,他就告訴好心腸的道姑,說他心里有事,說他走了一百五十里路,走了三天,走到這深山里來,他朝山拜廟,到了許多許多地方?!?br>
說到許多許多四個字,伸手到沙上握住棍子,仿佛這樣可以表示許多。倘若是莊上的別一個姑娘,一定一口氣替尼姑把下文都說了,琴子還是聽——
“他說他年輕的時候生得體面,娶一個丑媳婦,他不要他的媳婦,媳婦真心愛他,一日自己逃走了,讓丈夫另外娶一個體面的?,F在他七十多歲,哪里還講體面二字,他只念他從前的‘真心’,他有數不盡的懺悔。”
說到這里也知道加重起語勢了,說那老道姑就是那老漢的“真心”,他們兩人接著是如何的哭,兩個老人從此一處修行。琴子倒忽略了老尼的用力,只不自覺的把那習聽了的結果幻成為一幕,有山,有庵堂,庵堂之內老人,老道姑……
尼姑說完也就算了,并沒有絲毫意思問這套故事好不好。琴子慢慢的開言:
“師父還是回我家去喝茶,吃了飯再到王家灣去?!?br>
“不,你家奶奶剛才也留了又留,——回頭再來。”
但也還不立刻起來,兩人暫時的望著河,河水如可喝,琴子一定上前去捧一掌敬奉老尼。
老尼拄著棍,背著袋,一步一探的走過了橋,琴子提衣籃回家。
(1932年開明書店《橋》)
賞析這篇文章若細細分析起來,可分為三部分:首先,作者自然、流暢地描繪史家莊之“青”,用傳神之筆把讀者引向“女人洗衣都在此”的沙灘;然后,將全景描繪變成特寫鏡頭,集中刻畫“琴子下河洗衣”的生活場景;在文章的后部,用大量筆墨敘述老尼姑與琴子間的交談。從整體上看,全篇渾然一體,天衣無縫,如同一部由三個不間斷的銜接極巧妙的組織起來的悠揚動人的交響詩。
“琴子真是一個可愛的姑娘,什么人也喜歡她。”這句話是全文的主題,它通過兩個層次的敘述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體現。第一個層次,是寫“沙灘上有不少的孩子……見了他們的琴姐,圍攏來……”在作者精心和細致的文字中恬靜清純的少女和天真爛漫的孩子們一起構成了聲情并茂的生動畫面。第二個層次,是作者平淡而又雋永地敘述老尼姑的講故事與琴子“虔敬地去聽”。這里一方面,通過老尼姑的嘴,把現實生活中的辛酸苦澀向琴子,也向讀者揭示出來;另一方面,寫出了琴子對于像老尼姑這樣孤苦老人的尊敬與同情,展現了她不僅有恬靜清純的外表,而且有善良的美好的心靈。全篇文字在寫到琴子和老尼姑分手后,戛然而止,可謂余音繞梁,意味幽遠。
文章中部,通過琴子的眼睛展現了沙灘景色之“靜”,如同在篇首作者客觀地突出史家莊之“青”一樣,把對景色的描寫鑲嵌在很恰當的地方,對渲染氣氛和突出主題,都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展示了作者駕馭題材和文字的功力。
魯迅評論廢名的作品,說“以沖淡為衣,而如著者所說,仍能‘從他們當中理出我的哀愁’”;廢名說自己的作品,“實是用寫絕句的方法寫的,不肯浪費語言”,“真有唐人絕句的特點”。所有這些,我們在對《沙灘》等作品的賞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上一篇:《野店》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