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唐宋詞匯評賞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編年】
《孔譜》:元豐三年(1080)深秋。定惠院,在黃岡縣東南。蘇軾初到黃州,寓居定惠院。元豐三年四月,遷居朝宗門外臨皋亭,然亦時至定惠院。
【匯評】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東坡樂府》: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類編草堂詩余》卷一引鲖陽居士《復雅歌詞》:“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吳江冷”,非所安也。此詞與《考槃》詩極相似。
王之望《漢濱集》卷十五《跋魯直書東坡卜算子詞》:東坡此詞出《高唐》、《洛神》、《登徒》諸賦之右,以出三界人,游戲三界中,故其筆力蘊藉超脫如此。山谷屢書之,且謂非食煙火人語,可謂妙于立言矣。蓋東坡詞如《國風》,山谷跋如小序,字畫之工,亦不足言也。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九:山谷云:“東坡道人在黃州,作《卜算子》云:(略)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苕溪漁隱曰:“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句,或云:“鴻雁未嘗棲宿樹枝,唯在田野葦叢間,此亦語病也。”此詞本詠夜景,至換頭但只說鴻。正如《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本詠夏景,至換頭但只說榴花。蓋其文章之妙,語意到處即為之,不可限以繩墨也。
曾豐《知稼翁詞集序》:本朝太平二百年,樂家名家紛如也。文忠蘇公文章妙天下,長短句特緒余耳,猶有與道德合者。“缺月疏桐”一章,觸興于驚鴻,發乎情性也。收思于冷洲,歸乎禮儀也。黃太史相多,尤以為非口食煙火人語。余恐不食煙火之人,口所出僅塵外語,于禮義遑計歟。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自唐文士詩詞多用“飄眇”二字,本朝蘇文忠公亦數用之。其后蜀中大字本,改作“縹緲”,蓋韻書未見“眇”字爾。或改作“渺”,未知孰是。
陳鵠《耆舊續聞》卷二:魯直跋東坡道人黃州所作《卜算子》詞云:“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此真知東坡者也。蓋“揀盡寒枝不肯棲”,取興鳥擇木之意,所以謂之高妙。而《苕溪漁隱叢話》乃云:“鴻雁未嘗棲宿樹枝,唯在田野葦叢間,此亦語病也。”當為東坡稱屈也。
又,引顧禧《補注東坡長短句》云:“余頃于鄭公實處見東坡親跡,書《卜算子》斷句云:‘寂寞沙洲冷’,今本作‘楓落吳江冷夕’,詞意全不相屬。”
俞文豹《吹劍錄》:杜工部流離兵革中,更嘗患苦,詩益凄愴,《憶舍弟》、《孤雁》詩,其思深,其情苦,讀之使人憂思感傷。東坡《卜算子》詞亦然。文豹嘗妄為之釋:“缺月掛疏桐”明小不見察也;“漏斷人初靜”,群謗稍息也;“時見幽人獨往來”進退無處也;“縹緲孤鴻影”,悄然孤立也;“驚起卻回頭”,猶恐讒慝也;“有恨無人省”,誰其知我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茍依附也;“寂寞沙洲冷”,寧甘冷淡也。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東坡先生謫居黃州,作《卜算子》(略)其屬意蓋為王氏女子也。讀者不能解。張右史文潛繼貶黃州,訪潘邠老,嘗得其詳,題詩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情吟立江邊,葛巾藜枝眼窺天。夜冷月墮秋蟲泣,鴻影翹沙衣露濕。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三十九《詩話》:東坡《雁》詞云:“揀盡寒枝不肯棲。”以其不棲木,故云耳。蓋激詭之致,詞人正貴其如此。而或者以為語病,是尚可與言哉!近日張吉甫復以“鴻漸于木”為辨,而怪昔人之寡聞,此益可笑。易象之言,不黨援引為證也。其實雁何嘗棲木哉。
王又華《古今詞論》:前半泛寫,后半專敘,蓋宋詞人多此法。如子瞻《賀新涼》,后段只說榴花,《卜算子》,后段只說鳴雁。
王士禛《花草蒙拾》:坡孤鴻詞,山谷以為不吃煙火食人語,良然。鲖陽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此與《考槃》詩極相似云云。”村夫子強作解事,令人欲嘔。……仆嘗戲謂坡公命宮磨蝎,湖州詩案,生前為王珪、舒儋輩所苦,身后又硬受此差排耶。
黃蘇《蓼園詞選》:按:此詞乃東坡自寫在黃州之寂寞耳。初從人說起,言如“孤鴻”之冷落,第二闋專就鴻說,語語雙關。格奇而語雋,斯為超詣神品。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山谷云:“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鲖陽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吳江冷,非所安也。此與《考槃》詩相似。”居士之評如是,此詞當有寄托,但寓意何在,覽者當能辨之。宋曾豐曰:“東坡《卜算子》詞,觸興于驚鴻,發乎性情也;收思于冷洲,歸乎禮義也。”其為當時推重如是。
【附錄】
《蘇軾詩集》卷二十《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煙來月下。江云有態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自知醉耳愛松風,會揀霜林結茅舍。浮浮大甑長炊玉,溜溜小槽如壓蔗。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閉門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罵。
張耒《柯山集拾遺》卷三《題東坡卜算子后》:蘇先生謫居黃州,嘗作《卜算子》云:“缺月掛疏桐(略)。”因題此詩。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邊,葛中藜杖眼窺天。夜涼月墮幽蟲急,鴻影翹沙衣露濕。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
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四:山谷曰:“坡在黃州所作《卜算子》云云,語意高妙,非吃煙火食人語。”吳曾亦云:“東坡謫居黃州,作《卜算子》云云,其意屬意王氏女也。讀者不能解。張文潛繼貶黃州,訪潘邠老,得其詳,嘗題詩以志其事。”仆謂二說如此無可疑者。然嘗見臨江人王說夢得,謂此詞東坡在惠州白鶴觀所作,非黃州也。惠有溫都尉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東坡至,喜謂人曰:“此吾婿也。”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外。坡覺而推窗,則女逾墻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溫其言其然。坡曰:“吾當呼王郎與子為姻。”未幾,坡過海,此議不諧,其女遂卒。葬于沙灘之側。坡回惠日,女已死矣,悵然為賦此詞。坡蓋借鴻為喻,非真言鴻也。“揀盡寒枝不肯棲”者,謂少擇偶不嫁。“寂寞沙洲冷”者,指其葬所也。說之言如此。其說得之廣人蒲仲通,未知是否,故志于此,以俟詢訪。漁隱謂鴻雁未嘗棲宿樹枝,惟在田葦間,“揀盡寒枝不肯棲”,此語亦病。仆謂人讀書不多,不可妄議前輩詩句,觀隋李元操《鳴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飛空井旁。”坡語豈無自邪?
袁文《甕牖閑評》卷五:東坡謫居黃州,鄰家一女子甚賢,每夕,只在窗下聽東坡讀書。其后,家欲議親,女子云:“須得如坡者乃可。”竟無所諧而死。故東坡作《卜算子》以紀之。
上一篇:《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李甲·吊嚴陵》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