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我常替抗屬寫信。那些青年婦女們總是在口袋里帶來一個信封兩張信紙。如果她們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紙使起來并不方便,多半是她們剪鞋樣或是糊窗戶剩下來的紙,親手折迭成的。可是她們看的非常珍貴,非叫我使這個寫不可。
這是因為覺得只有這樣,才真正完全的表達了她們的心意。那天,一個遠房嫂子來叫我寫信給她的丈夫。信封信紙以外,還有一張小小的像片。
這是她的照片,可是一張舊的,殘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線那么暗,在一旁還有半個“驗訖”字樣的戳記。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為什么這樣一個活潑好笑的人,照出像來,竟這么呆板陰沉!我說:
“這像片照的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著說:
“比我年輕?那是我二十一歲上照的!”
“不是年輕,是比你現在還老!”
“你是說哭喪著臉?”她嘻嘻的笑了,“那是敵人在的時候照的,心里害怕的不行,哪里還顧得笑!那時候,幾千幾萬的人都照了像,在那些像片里揀不出一個有笑模樣的來!”
她這是從敵人的“良民證”上撕下來的像片。敵人敗退了,老百姓焚燒了代表一個艱難時代的良民證,為了忌諱,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好奇的問,“你不會另照一個給他寄去嗎?”
“就給他寄這個去!”她鄭重的說,“叫他看一看,有敵人在,我們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這里!”
她過來指著像片角上的一點白光:“這是敵人的刺刀,我們哆哩哆嗦在那里照像,他們站在后面拿槍刺逼著哩!”
“叫他看看這個!”她退回去,又抬高聲音說,“叫他堅決勇敢的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蔣介石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現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遠過下去吧!”
這就是一個青年婦女,在新年正月,給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內容。如果人類的德行能夠比較,我覺得只有這種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為人民的戰士的英雄氣概相當。
一九四七年
(1958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白洋淀紀事》)
賞析懷著衷心的敬佩,用濃郁的抒情筆調,描寫革命根據地青年婦女的形象,贊美她們崇高的思想品格,是孫犁作品的重要特色。散文小品《像片》,便是這方面的佳作。
文章描寫的這些子弟兵的妻子,和戰爭年代支持丈夫抗戰的千萬個青年婦女一樣,一方面,她們作為戰士的妻子,具有眷念丈夫的女性的柔情;另一方面,她們作為革命根據地受著黨的教育的婦女,又有高尚的愛國情操和支持丈夫革命到底的剛毅的志氣。孫犁從他豐富的生活積累中,精心選擇“寫信”和“寄像片”這樣兩個普通而又典型的生活細節,把這些年輕妻子崇高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生動地表現出來。
寫信,這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妻子給丈夫寫信用的“信紙”則不平常。這信紙是“她們剪鞋樣或是糊窗戶剩下來的紙,親手折疊成的”。這“信紙”,寄托著妻子眷念親人的一片深情。作者抓住這件普通而意味深長的生活細節加以描寫,把這些年輕婦女冰清玉潔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表達得真切動人,讀了使人深受感動。
如果說“寫信”側重表現了婦女們的柔情的話,那么,“寄像片”則側重表現了她們剛毅的性格和“深藏的志氣”。為什么要給丈夫寄一張“殘破了的照片”?因為這像片是從“良民證”上撕下來的,上邊保留著“驗訖”二字的印跡。這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罪證。保留它,可以不忘做“亡國奴”的屈辱史。另外,這像片“角上的一點白光”,是當時“站在后邊拿槍刺逼著”人們照像的鬼子刺刀的閃光。它映照著侵略者殘殺中國人民的血腥罪惡。把這樣一張銘刻著妻子們仇恨、屈辱和志氣的像片,寄給“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可以使親人永遠不忘對敵人的仇恨,激發起沖鋒殺敵的勇氣。普通的生活細節描寫,洋溢著濃烈的時代氣息。茅盾說,孫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清濾出那些有份量的素質,以巧妙的藝術構思精確地反映了時代精神”。本篇選取的這些生活細節,正是從戰爭年代生活中“清濾”出來的“有份量的素質”。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加以描寫,把根據地青年婦女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剛柔相濟的鮮明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讀了這些情透紙背又煥發著時代精神的描寫,有誰不感動呢?
上一篇:《采蒲臺的葦》原文|賞析
下一篇:《送禮》原文|賞析